胡适口述自传于2005年出版,为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本书是唐德刚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公布的胡适口述回忆十六次正式录音的英文稿,和唐德刚所保存并经过胡氏手订的残稿对照参考综合译出的,也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傲人的口述史传工程。
书籍简介
中文名:胡适口述自传
口 述:胡适
译 注:唐德刚
文件大小:7.15 MB
语言要求:简体中文
资源版本: 扫描版
发行时间:2005年
资源格式:PDF
所属地区:大陆
内容简介
一般人对口述自传的了解,大抵是从唐德刚这部胡适口述自传开始的。这是唐德刚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所公布的胡适口述回忆十六次正式录音的英文稿,和唐德刚所保存并经过胡氏手订的残稿,对照参考,综合译出的。这也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傲人的口述史传工程。
在这里,胡适重点是对自己一生的学术作总结评价,而这评价反映出胡适晚年的思想与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简直没有什么出入。唐德刚将其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1970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本书: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作者简介
胡适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字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报》。1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32年与丁文江等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有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1962年胡适在台北病逝。
唐德刚唐德刚 (1920-2009) 安徽省合肥县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
着有《李宗仁回忆录》(中英文版)《顾维钧回忆录》(英文原著,纽约时报系发行,大陆有中译本)、《胡适口述自传》(中英文版)、《胡适杂忆》(中文版,英文版现正整理中)、《中美外交史1844-60》(英文版,华盛顿大学出版)、《中美外交百年史1784-1911》(中英文版)、《晚清七十年》和《袁氏当国》(远流)等书,另以中英文分别出版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
书籍目录
写在书前的译后感
编译说明
第一章 故乡和家庭
第二章 我的父亲
第三章 初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生活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训练
第五章 哥伦比亚大学和杜威
第六章 青年期逐渐领悟的治学方法
第七章 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
第八章 从文学革命到文艺复兴
第九章 五四运动——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
第十章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第十一章 从旧小说到新红学
第十二章 现代学术与个人收获
附录
0条评论